-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2022年1月4日,上海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解讀《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實施意見》。到底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怎樣簽訂勞動合同?來看看具體解讀。
一、我市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權益保障的政策措施有哪些?
答:近年來,平臺經濟快速發展,依托互聯網平臺就業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數量大幅增加。與傳統就業方式相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就業方式相對靈活,勞動者的權益保障面臨新情況和新問題。為適應新經濟發展體系,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2021年7月,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國家發展改革委、交通運輸部、應急部、市場監管總局、國家醫保局、最高人民法院、全國總工會等八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的指導意見》。按照黨中央、國務院和市委、市政府的決策部署,結合我市實際,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發展改革委等八個部門共同制定了我市的實施意見,相關各部門將按照職責分工,從明確責任、補齊短板、優化服務和完善機制四個方面開展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勞動保障權益工作,健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公平就業、勞動報酬、休息休假、勞動安全、社會保險、職業傷害保障等方面的相關制度,共同維護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保障權益。
二、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以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么?
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企業雙方符合《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2005〕12號)規定的相關情形的,雙方建立勞動關系。對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但企業對勞動者進行勞動管理,勞動者的勞動過程要遵守平臺企業確定的算法等相關規則的,企業應當與勞動者訂立書面協議,承擔維護勞動者權益的相應責任。個人依托平臺自主開展經營活動、從事自由職業的,按照民事法律調整雙方的權利義務。
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該怎樣簽訂勞動合同?
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企業應當依法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企業依照勞動法律有關勞動關系的特別規定,采用勞務派遣等方式用工的,也應當與勞動者訂立勞動合同。勞動者與企業簽訂勞動合同的,可以參考相關示范文本(《勞動合同(通用)》和《勞動合同(勞務派遣)》示范文本下載鏈接),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關系。
四、平臺企業采用第三方合作用工有哪些主要責任?
答:平臺企業應選擇具備相應許可或經營資質的企業進行合作并對其勞動者權益保障情況進行監督。平臺企業采用勞務派遣方式用工的,應當遵守勞務派遣相關規定,給被派遣勞動者造成損害的,勞務派遣單位與平臺企業承擔連帶賠償責任。平臺企業采取外包等其他合作用工方式的,應督促合作企業依法用工并維護勞動者相關權益;平臺企業存在未及時有效進行監督、未合理披露實際用人單位情況等過錯,導致勞動者權益受到損害的,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企業以非勞動關系名義用工,但符合勞動關系特征的,應依法承擔相應責任。
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就業權益如何保障?
答:企業應落實公平就業制度,消除就業歧視,招用勞動者不得設置性別、民族、戶籍等歧視性條件,不得以繳納保證金、押金或者其他名義向勞動者收取財物,不得違法限制勞動者在多平臺就業。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將進一步完善就業服務體系,積極為各類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提供個性化服務。
六、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如何參加社會保險?
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與企業建立勞動關系的,應當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等社會保險,費用由企業和個人共同承擔。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醫療保險,費用由個人負擔,其中,本市戶籍居民及其外省市配偶可參加本市靈活就業繳費;外省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原則上回戶籍地參保。未參加職工基本養老、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本市戶籍靈活就業人員,可以按規定參加城鄉居民基本養老、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企業應當引導和支持不完全符合確立勞動關系情形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根據自身情況參加相應社會保險。
七、如何保障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的職業安全?
答:根據《社會保險法》和《工傷保險條例》規定,對于新就業形態中建立勞動關系的就業人員,用人單位應依法為其繳納工傷保險,發生職業傷害的,依法予以保障。下一步,我市將根據國家部署,以社會關注度較大、職業傷害風險較高的平臺企業為重點開展試點,同時,鼓勵平臺企業通過參加職工互助專享保障、購買人身意外、雇主責任等商業保險,提升平臺靈活就業人員保障水平,形成多樣化、多層次的職業傷害保障體系。
八、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可以參加職業培訓么?
答: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享有培訓服務的權利。我市將繼續探索完善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業技能培訓體系,對符合補貼條件的勞動者參加職業技能培訓或取得相應技能證書的,按規定享受培訓補貼或技能提升補貼。推動新就業形態技能提升和就業促進試點項目,擴大培訓規模和覆蓋領域。擴大線上培訓資源供給,適應新業態就業特點,支持院校、培訓機構、企業建設線上培訓平臺,開發線上課程,采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培訓方式,組織有技能提升需求的新業態就業人員參加相關技能培訓。健全職業技能等級制度,支持符合條件的企業按規定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認定,促進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實現技能就業、穩定就業。完善職稱評審政策,暢通新就業形態勞動者職稱申報評價渠道。
九、新就業形態勞動者權益如果受到侵害,如何尋求幫助?
答:各級人力資源社會保障行政部門依法實施勞動保障監察,督促企業認真貫徹落實勞動保障法律法規和相關政策要求,依法查處企業拖欠勞動報酬、超時加班等違法行為,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各級交通運輸、應急、市場監管等職能部門和行業主管部門依法規范企業經營行為,加大監管力度,及時約談、警示、查處侵害勞動者權益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