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在20世紀初的美國,企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工人普遍存在怠工現象。而著名的汽車制造商亨利·福特巧妙地運用了效率工資策略便把福特公司消極怠工的員工徹底激活了。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呢?
在20世紀初的美國,企業面臨的一個主要問題是工人普遍存在怠工現象。盡管有工頭嚴密監督,怠工者會立即被解雇,但由于工人人數眾多、監督不力,工人們仍能采取各種方式規避監管。
此時,著名的汽車制造商亨利·福特引入了自動化流水裝配線。這一技術創新無疑能夠顯著降低生產成本并提升效率。然而,福特意識到,即便有了先進的裝配線,如果工人繼續怠工,效率的提升將無法實現。
因此,福特苦思冥想,尋找一種能夠打消工人怠工念頭的方法。通過轉變思維方式,他決定不再依賴監督,而是激勵工人自愿地工作。1914年,福特宣布將公司工人的日工資從2.34美元提高到5美元。
在當時,2.34美元是市場上汽車工人的標準工資,由勞動力市場的供求關系自發決定。企業能夠以此工資水平雇傭所需的工人,而工人也能找到相應的工作。然而,福特決定支付遠高于市場水平的5美元,這被稱為效率工資,這意味著高工資能夠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率。
這種高工資是如何提升效率的呢?
首先,5美元工資吸引了最優秀的工人。在2.34美元的市場工資下,盡管企業可以招到足夠的工人,但無法確保工人的質量。市場中的工人素質各異,保留工資也不同。素質高的工人期望更高的工資,而素質一般的工人則要求較低的工資。因此,在低工資水平下,優質工人不愿應聘,反而在5美元的工資標準下,各類工人都會應聘,通過簡單測試即可篩選出高素質的員工。福特公司通過這種方式吸引了全國各地優秀的工人,使整體員工素質大幅提升。
其次,工人在高工資下變得更勤奮。在低工資水平下,怠工被發現的風險和成本幾乎為零,因為工人可以輕易找到同等薪資的工作。但當福特支付5美元工資后,被福特公司解雇的成本顯著增加,因為其他企業無法提供同等高工資,這使得工人主動避免怠工。福特發現,5美元日工資的實施迅速消除了怠工現象,勤奮工作成為風氣。
最后,工人的流動性大幅減少。新員工需要進行培訓以適應企業特點,這增加了成本,尤其是熟練工人的離去對企業損失更大。然而,在市場工資下,工人的流動性較大,因為不同企業的工資相差無幾。但在效率工資制度下,工人流動可能意味著放棄高工資的機會,因此流動性顯著降低。
通過以上分析,福特公司的效率工資政策大幅提升了工人的素質、工作積極性和穩定性,使自動流水裝配線的優勢得以充分發揮,降低了汽車成本,最終推動汽車成為家庭常見產品,奠定了福特公司在汽車工業中的地位。
當時有人預測福特會因支付高額工資而破產,但結果是福特公司不僅沒有破產,反而成為最強大的汽車企業之一。這種做法并非慈善,而是提升效率的商業策略。
在現代社會,效率工資同樣具有重要意義。許多外企能夠吸引優秀員工并且工作效率高,正是因為他們支付高于市場水平的工資。而“民工荒”的實質并非勞動力短缺,而是工資水平過低。我國勞動力資源豐富,企業應提高工資以吸引更多工人,而不是僅僅抱怨勞動力不足。
理解效率工資時需注意三點:
一是效率工資通常用于普通工人。激勵不僅僅針對高層管理人員或技術人才,基層工人的勤奮工作同樣重要。以“壓榨”方式對待工人最終會得不償失,給工人高工資是雙贏策略。
二是效率工資是相對而言的。企業隨社會整體工資水平上升不是效率工資。效率工資要高于本地或行業的市場工資水平,維持這種工資水平需以工資換取效率為前提。
三是效率工資包括名義工資及其他福利和工作條件。即使工資水平相同,但更好的福利或工作條件也能實現效率工資的效果。工資應被理解為廣義的收入和工作條件。
從更深層次看,效率工資體現了對工人的關心,是一種合作雙贏的策略。提供更高工資和待遇,是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一種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