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據俄羅斯媒體報道,華為公司在俄羅斯積極招聘新員工。今年上半年,華為公司空缺職位數量 814 個,較去年同期增長 49%,去年為 545 個。
華為公司在銷售領域的職位空缺數量是此前的 4 倍多,如果 2021 年該公司招聘 27 名員工,今年已經是 117 名。此外,華為俄羅斯分公司積極招聘以下領域專業水平高的專家,包括信息技術和通信領域(職位空缺數增加了 33%)、設備維護和安裝專家(增加了 186%),以及大學生和實習生(增加了 132%)。該公司還將電子產品生產和維護專家的空缺職位數量增加了 233%。
從每個社招崗位的招聘流程來說,需求分析是第一步,必要而合理的招聘需求,才值得招聘人員和用人經理花時間和精力。那么招聘需求怎么寫?
一、需求分析前的準備
古話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要做好有效的需求分析,要能夠在需求分析中和用人經理平等對話,甚至引導和影響用人經理,充分的準備必不可少。
知己:
準備好公司的業務情況和組織架構、職位說明書和需求分析表。如果你是個有心人,公司的業務情況和組織架構你應該早就了然無需特意準備;
崗位說明書JD不用解釋;需要說明的是《需求分析表》?!缎枨蠓治霰怼妨谐龅氖荋R需要向用人經理了解的各類問題,十到二十個不等;當然HR也可以提前發給用人經理供其思考。
有了這張表,剛接手社招的小白也不用擔心不知道該問什么了,用它還可以記錄下用人經理的回答,方便共享和存檔。
知彼:
準備好行業和競爭對手,以及外部人才市場數據。在去找業務部門之前了解這些信息,在溝通時才有可能詢問或者與用人經理探討:
“咱們的同行有多少家,與咱們公司相比,他們哪里做得好,哪里做得不好??!?/p>
“能滿足您這樣要求的人選在市場上也就一二十個人,您想過拿什么吸引他們?如果他們都不考慮,哪些條件您能放寬嗎?”。
這些信息可以從哪里獲得呢?市場部和銷售部的同事那兒,其他公司的HR和獵頭伙伴那兒,甚至搜索引擎和招聘網站,都是有效的渠道。
二、需求分析的內容
需求分析中詢問的內容,要提前準備好。問題可以遵循從上到下,從宏觀到微觀的邏輯,且覆蓋行業、公司、部門、職位等信息,確保邏輯和全面。盡量不要在需求分析一開始就問:“找這個人具體做什么工作,有什么要求?”,這只是What,Why和How更重要,為何招聘,要達成什么業務目標,解決什么業務問題?如何訪尋和吸引人選?
1.詢問行業和公司信息
在自己預先了解行業和公司業務信息之外,也需要訪談用人經理關于這兩部分的內容,行業價值鏈、五力模型,SWOT都可以系統的梳理業務,這些模型各位讀者自行在網上搜索即可。在需求分析中詢問行業發展、商業模式、業務競爭情況等,不僅是為了幫助招聘人員更了解業務,有效的建議用人經理和將來有效的影響候選人;也能夠順便測一測用人經理的戰略思維和商業敏感度。
同樣,也需要進一步了解公司情況,麥肯錫7S模型涵蓋了公司七個維度的信息,包括戰略和業務目標、組織結構、管理制度、管理風格、員工狀況、技能情況、價值觀。各位不妨拿來自測和考察下即將要做需求分析的用人經理,看看能否清晰生動的描繪公司。不了解公司,怎么知道公司需要什么樣的人,怎么知道如何吸引候選人呢?
2.詢問部門和團隊信息
部門架構和團隊成員的情況需要了解,看看分工是否合理,看看招聘是否必要(也許可以內部解決),問問團隊成員的性別、年齡、能力、性格等(當然還有這位用人經理自身的情況,考慮新人的搭配),了解下團隊成員都從哪些公司和哪些渠道來(說不定可以內部推薦)。如果這些信息有亮點,還可以總結成職位的吸引點。
3.詢問職位信息
職位的關鍵績效指標KPI、具體工作職責、具體項目、職位的吸引點、新人上崗之后可能遇到的困難或挑戰(有哪些培訓或其他資源能夠幫助)、職位發展空間、薪酬福利等,都需要詳細了解。很多公司招不到人往往是因為自己崗位的KPI或者工作量或者要求比同行高,薪酬卻比同行低,公司和職位還沒有特別吸引點。
招聘人員必須要問清楚用人經理公司和職位的吸引力在哪,和用人經理一起分析,如果確實吸引力一般,可以試著影響用人經理合理降低要求,合理提高薪酬,或者想辦法采用社招之外的其他手段來解決問題,比如校招、外包、轉崗、比如崗位豐富化擴大化等等。至少招聘人員能夠讓用人經理明白這個難點的話,用人經理會在招聘中更加配合HR,不會輕易“甩鍋”。
4.詢問招聘標準和訪尋方向
詢問招聘標準或者人才畫像,可以按照專業的能力模型“冰山”的六個維度來與用人經理系統的梳理需求:知識、技能、經驗、行為能力、個性特質、動機價值觀。有前任或者團隊業績優秀的成員,作為參考是好的。如果需求分析準備再充分一些,找到幾份網上或者其他渠道來的同行類似崗位的簡歷作為“樣本”來參照,那就更好了。招聘標準的制定如果脫離外部人才市場的實際,其實是沒有任何意義的。當然,如果想做得更全面,還可以讓用人經理再多想想,進一步詢問哪些條件是必要的,哪些條件是優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