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綜合績效評價指的是以投入產出分析為基本方法,通過建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對照相應行業評價標準,對企業特定經營期間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債務風險、經營增長以及管理狀況等進行的綜合評判。那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的原則又包括哪些呢?
企業綜合績效評價的原則
1.目標一致性原則:績效評價系統需與企業的戰略目標保持一致性或呈正相關關系。有效的評價體系中,所選指標應反映企業戰略目標的具體執行計劃,確保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從制度經濟學視角出發,不同制度安排因交易成本的存在而導致資源配置的效率差異。因此,績效評價指標應作為一種內部制度安排,促使相關評價對象做出符合企業目標的決策,進而優化資源分配。
2.溝通原則:優先采用被評價者根據規定標準和方法自我評估,隨后與評價專家進行互動溝通。此做法能避免評價者忽視被評價者的努力,同時揭示評價者可能忽略的方面。通過這種充分的雙向溝通,評價制度將更易為組織成員所理解和接受,從而促進綜合績效評價工作的順利進行。
3.激勵原則:報酬通常與績效呈正比關系,因此,作為現代企業中不可或缺的管理工具,績效評價制度的設計應具有激勵功能,這一點至關重要。
4.客觀公正原則:績效評價體系在實施評價時,必須保持客觀公正,否則會誤導決策者,且無法有效激勵員工。為此,在合理制定指標體系和科學選擇評價方法的同時,應制定統一的評價標準和規范操作程序。評價應基于可驗證的證據和信息,確保評價結果公允。此外,依賴專家的獨立立場和專業能力進行判斷,以確??冃гu價不受主觀偏見和不恰當能力影響。
5.比較原則:績效評價中,數字往往是最佳的度量工具,但無對照基準則失去意義。因此,應進行績效結果的縱向與橫向比較分析,識別企業相對于同行業競爭者的優勢與不足,以促進企業持續改進。
6.可控原則:在獎懲決策前,應先確定責任歸屬。在確認責任時,需要明確該責任是否屬于當事人的權責范圍內,并且是否可控。評定績效時,應盡可能排除其他部門或個人行為的干擾,以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7.實用性原則:無論評價體系多么完善,如果操作過于復雜,則難以廣泛應用且容易出錯。為確保操作的準確性,提升工作效率,便于普及,應簡化指標設計和評價程序。同時,應盡量利用現代處理技術,開發相應的評價操作軟件,以縮短從數據獲取到評價結果生成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