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國有企業是代表中國企業參與全球市場競爭的先導力量。在數字化變革時代,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是大勢所趨。日前,上海市委市政府《關于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提出,將建立數字化轉型的多元化參與新機制,將數字化轉型“提質增效”目標納入項目建設考核指標,國有企業數字化轉型有了更切實的抓手。
上海市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白廷輝表示,數字化轉型是事關長遠、事關全局的重大戰略,是構建上海國資國企未來戰略新優勢的關鍵之舉,需要以改革引領數字變革。根據上海在新形勢下對數字化轉型的要求,上海市國資委將持續優化體制機制,促進上海市國有企業更加自覺、更加系統、更加全面地開展數字化轉型。
一、納入考核動態跟蹤管控
目標是成功的坐標。針對國企數字化轉型,上海國資委首先在宏觀戰略層面明確了數字化轉型主要方向、建設目標和重點任務,并將分解目標任務納入企業年度工作計劃,加強動態跟蹤和閉環管控。具體體現在與企業一把手簽訂《創新使命責任書》,把數字化轉型納入企業領導人員任期考核中。據悉,目前上海市已完成第一批14家企業集團法定代表人創新使命責任書(2020-2022)簽訂工作。
在此基礎上,上海市國資委將加大建立和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優化資源和資金配置。如在工業互聯網領域將相關重點項目納入工業互聯網項目儲備庫,優先給予支持,國有企業實施工業互聯網創新發展的相關費用,在經營業績考核中,經認定后,視同于利潤。
在相關市場專業人士看來,數字化轉型的終極目的是提高企業內部運營效率或外部經營業績,如果只是簡單把線下的工作“搬運”上網,那毫無意義。在企業內部,數字化轉型是每個部門都能做的事情,但是各個部門在人財物上的資源有限,最終的數據也難以在企業層面真正流動起來。
簡而言之,由于企業內部數據涉及不同的組織架構、制度設計,甚至是部門利益等,所以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必須是“一把手”工程。
二、一企一策重視示范引領
一般而言,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和企業基因、業務架構、人才體系、企業文化等息息相關,盡管部分業務可參考已有的案例,但核心業務如研發和供應鏈,更多應根據企業所處的發展階段、業務復雜度來因地制宜地設計。
針對這一難題,上海市國資委提出,將聚焦生產制造、服務貿易、建筑建造、金融服務、功能保障等五大領域,以“一業一特、一企一策”推動國企數字化轉型。
首先是場景驅動,指導企業找準最具價值、最需突破的場景先行先試,形成企業典型案例,給予重點支持。
其次是資源集聚,依托“上海自貿區臨港新片區”“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虹橋國際開放樞紐”“五個新城”等重大戰略,建設國有企業數字化發展示范區與承載地。
最后是主體建設,支持條件成熟、符合企業戰略方向的數字化業務部門或團隊,單獨發展、重點培育。
如近兩年,上汽集團的數字化轉型已取得初步成效。據上汽集團旗下延鋒國際汽車技術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陸凱介紹,目前上汽旗下以延鋒為代表的數字工廠成功實現了生產效率提升30%,場地節約30%,經濟效益提升30%。此外,上汽還在試點數字化管理,建設“能效管理平臺”,已覆蓋上汽所屬120余家企業;推出數字化產品,其自主研發的“斑馬”車聯網系統已搭載于多個主流車型;探索數字化服務,建設移動出行服務平臺,已集聚超過3000萬名用戶,服務年觸達用戶數億次。2020年初,又專門成立了零束軟件分公司,加快提升“軟件定義汽車”的能力。
根據規劃,到2025年,上海國資數字經濟比重較2020年翻一番,80%以上國有企業初步實現數字化轉型,在數據運營、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等領域孵化培育5至10家具備獨立運營能力的數字新主體。
三、打破“信息孤島”探索“揭榜掛帥”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信息孤島是普遍存在的一個問題。這往往使得不同機構、部門和業務線間的數據難以流通和兼容,最終導致局部和整體的治理脫節。
基于此,上海市國資委提出三方面發力:
一是重視數據在治理中的作用,以數據治理夯實轉型基礎。即數字化轉型首先要打破“信息孤島”,破除“數據煙囪”。
二是優化體制機制激發轉型活力,探索與數字經濟發展規律相適應、與企業發展階段相匹配的機制突破。據悉,上海市國資委將根據國有企業數字經濟發展中的功能定位,在薪酬、考核、激勵、人才等方面匹配不同的體制機制。
三是以整體數字平臺賦能發展,構建具備“云、網、數、安、鏈、智”技術能力的國資數字整體賦能平臺,促進數據集約管理、共享流動、有效利用,不斷推進產業數字化和數字產業化。
國企數字化轉型,也需要借助市場化的“揭榜掛帥”。今年5月,上海市國資委與上海市經信委、科委等共同舉辦上海國資國企數字化轉型創新大賽,設立數字底座、數字金融、數字智造、數字城市和數字商貿5個分賽道,共征集到1014家企業提供的超過1500個場景解決方案。
目前,上海市屬國企已經與30家創新大賽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協議,發布“有數了”數字化轉型供需對接云平臺。同時,謀劃建設交通、制造、商貿等N個行業數字賦能子平臺,推動供應鏈、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數據貫通、資源共享、業務協同和深度創新應用。
在這一領域,上海市不少國企也邁出探索步伐。
光明乳業通過數字化轉型升級,數字賦能“訂奶專家”隨心訂平臺轉型為“鮮食宅配平臺”,打造一滴奶的數字化之旅,實現了“從田地到餐桌”的全過程追溯和供應鏈協同。浦發銀行加快開放銀行建設,以客戶為中心,從“千人一面”向“千人千面”升級,建設“In+hub”創新社區,推動產業+金融+科技深度融合。
作為上海商業零售“航母”,擁有近4000家線下門店的百聯集團從2020年疫情開始加速其數字化轉型步伐。百聯集團董事長葉永明介紹,目前百聯不僅創新性地打通了與拼多多、天貓等電商巨頭的“壁壘”,同時全面強化其自有平臺i百聯的價值,通過“直播帶貨”“到家服務”“基地直采”等諸多數字化手段,著力推動“巨艦”駛入數字化海洋。
關于紅海云
紅海云是中國領先的新一代人力資源管理一體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核心產品紅海eHR系統,打破傳統人力資源管理系統功能模塊數據割裂的局限,從核心人力管理、勞動力管理到戰略人才管理,涵蓋人力資源業務12大模塊,百余項功能一體化布局。并通過紅海云PaaS平臺、Open API平臺、自動化運維平臺等底層數字化配套體系的賦能,讓紅海eHR系統擁有了業內領先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
迄今為止,紅海云服務的客戶已成功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西南地區市場,已有逾千家大中型企業借助紅海產品獲得領先的人力資源管理數字化能力,廣泛分布于互聯網、地產、金融、醫藥、教育,汽車、物流、新零售等行業,包括中國銀行、保利物業、石藥集團、以嶺藥業、科興生物、中金珠寶、華宇集團、祥源控股、雪松控股、真功夫、中郵金融、影兒集團、比音勒芬、曹操出行等眾多頭部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