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行業資訊
INDUSTRY INFORMATION
為提升就業服務質量,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北京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聯手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國資委、北京市工商聯等部門啟動“2022年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
目前“2022年北京地區畢業生就業服務月活動”正式啟動并將持續3個月時間?;顒悠陂g,北京市預計組織各類就業服務活動150余場,3000余家用人單位將提供就業崗位約10萬個。
此外,北京將持續推進崗位資源精準匯聚,整合人社、教育、國資、工商聯等部門資源優勢,結合各院校畢業生求職實際,有效開發事業單位、國有企業、民營企業的優質崗位資源,精準對接畢業生需求。
同時,延伸線上線下招聘鏈條,組織用人單位開展綜合類專場、醫藥健康專場、金融專場、計算機專場、女大學生專場等招聘活動,將線上服務的“快、綜、新”與線下服務的“小、專、精”有機結合;還將在招聘會中打造“實習+見習+招聘”全景服務模式,將高校在校生、應屆畢業生和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全部納入招聘服務范圍,充分滿足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多元化對接需求。
活動期間,北京人社部門將集成政策開展宣傳推介,在活動現場設立專家咨詢臺和服務臺,集中宣傳就業、社保、勞動關系、人才人事等人社政策,滿足畢業生多層次、全方位、精準化服務需求。同時,結合社會專業力量,組織職業指導師、知名企業HR和優秀創業指導師,提供專業化服務指導,并結合直播課、公開課等形式,提升服務吸引力。
對于企業來說,崗位體系是人力資源管理的底盤,也是人力資源管理最重要的內容之一。
如何規劃并建立科學有效的崗位體系,對于提升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掌握崗位體系的設計技能,對于組織發展人員而言,也是最基本的要求。
那么崗位體系如何設計?
1.崗位分析
崗位分析是一個系統地收集與分析公司崗位相關信息的過程,包括公司組織架構與各部門職責、業務流程圖、崗位配置情況、行業中成熟的實踐等。
崗位分析的所有工作成果最終都匯總在崗位說明書上。
一套完善的崗位說明書將是后續的崗位體系規劃與設計工作的基礎。
2.橫向崗位分類,劃分崗位族與崗位序列
崗位族與崗位序列的劃分,通常從以下3個角度來思考分類。
價值鏈分析:從價值形成的角度出發思考問題,通過分析公司的價值鏈,確定崗位族群,在此基礎之上,運用工作流程和功能模塊分析的方法,對具有相同或相似職責的崗位進行歸類,形成崗位序列。
現有崗位歸類:將職責/產出類似、發展方向類似、知識/技能/能力要求類似的崗位進行歸類。
標桿參照:行業內和標桿組織的崗位族群是如何設置的?
在實際操作中,筆者建議:
單條序列所覆蓋的人員數量需達到一定規模(通常不少于30人) ,針對一些前瞻性的序列,最好在1-2年內也能達到類似隊伍規模;
序列設置不受現行乃至未來組織架構的束縛,同時又照顧到未來3年內部門的設置與發展需要。
3.縱向崗位分層,設計崗位層級
崗位層級劃分,通常也可從3個角度來思考。
崗位層級參考系法:從崗位所需技能(專業知識/溝通&談判/ 解決問題能力)、貢獻/領導能力、業務領域影響,制作本組織的《崗位層級參照系》,形成明顯可區分的崗位層級;
現有人員層級分布數據分析:該序列現有人員都分布在哪些層級上,以及其未來可能的出口。如果都擠在頂層,而又欠缺其他出口,則需要考慮向上拓寬層級。
標桿參照:其他標桿企業的類似序列分了多少層?
在實際操作中,建議:
戰略重心:明確哪些序列是企業未來的戰略重心,需要投放資源拓寬空間;
層級數量不宜太多,通常而言,典型的崗位層級為3-5層;
重點考慮層級之間的清晰描述和顯著可區分性,同時也適當考慮未來的擴展。
4.設計職銜體系
設計職銜,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對內統一規范:崗位的名稱在組織內部要統一、規范、簡明,讓人一看到名稱就大致能夠了解其職責內容,不同部門相同的崗位名稱應一致。
內外可比較:對崗位名稱確認時應該盡量與社會通用的名稱一致,比如在很多組織中的銷售人員,有的公司叫業務員,有的叫業務代表,有的叫銷售代表,不統一可能會對內部的管理造成混亂。
激勵性:同樣的崗位取一個恰如其分的名字可能會給人很大的激勵作用,比如把業務代表的職銜改為“客戶經理”就會更具激勵性,不過也要注意避免崗位膨脹的危險。
5.縱橫交叉,形成崗位體系
通過崗位層級和崗位族群、序列交叉形成崗位體系。
再依據職銜體系,設置崗位名稱。
選取標桿崗位,進行崗位價值評估,明確崗位等級,最終形成組織的崗位圖譜。
6.崗位體系應用
崗位體系為企業提供了一個人力資源管理的平臺,在此平臺上企業可以繼續搭建其他人力資源管理體系。
其最直接的應用就是設計了員工的發展通道,明確了崗位的任職資格標準,從而為企業人員的配置、培訓需求的確立提供了參考依據,使員工能夠清晰準確地定位自己的現在與未來,激發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
另外,科學合理的崗位體系的建立有利于在此基礎上搭建基于崗位價值的薪酬體系與績效管理體系,從而形成薪酬與績效相關聯的激勵機制,促進組織績效的提升。